04
Apr 16

夜(二零一四年一月八日)

我发呆 | | Shout (1)

电影放到最后,戏台上知县厉声质问苏三,你可知罪,你可知罪,你可知罪?台下赵涛瞪大双眼,似哭非哭。过去两小时里不断出现却假到劣质的血腥杀戮瞬间起了药效,心里一阵剧痛。周二午夜场总共才五个观众,稀稀落落站起来,丢了爆米花纸袋走出影院,那些人头落地的农民,小姐,工人和少年就再也事不关己。

派克大街基本安静,行道树细密的枝桠在路面投下蛛网状极其巧妙的倒影。我试图回想夏天里它们如何枝繁叶茂,叶子是什么绿,长形还是圆形,边缘有没有锯齿,可是头脑一片空白。我每周都在派克大街走上几回,买唱片,取外卖,有时甚至逛逛书价昂贵的“爱湾”书店。而此刻我完全无法记起派克大街的行道树夏天里真正的模样。几天前我也见过这样一棵树,只一眼便记住了它在昏暗的光线里微微颤动的样子。它在一座新房的前院,从屋里望去,赤裸而繁复的树枝延伸得恰到好处。后来我错过了那套相当得体的新房,也错过了那棵相当舒展的树,再也无法见证夏天里它将如何枝繁叶茂,叶子是什么绿,长形还是圆形,边缘有没有锯齿。它栩栩如生的影像令我沮丧,仿佛我漠视了派克大街上那些理应熟稔于心的细节而有愧于这城市。

我决定右拐去百老汇街买冰淇淋,然后绕道回家。走出超市的一刻,我发现它的西面有一座市立图书馆。搬来国会山两年半,我极其清楚城市的布局。比如超市南面挨着潮流服饰店和西雅图最好的浓缩咖啡铺。隔着百老汇街是星巴克,“武士”日本面馆和一家蹩脚的越南餐厅。再往东南经由大兴土木的地铁站工地到达卡尔安德森公园,穿过喷泉和人造草坪,自行车马球场上灯火通明到深夜。至此又已回到松树和派克大街,国会山的心脏,昼夜不停地向城市输送快乐的血。我快速而自豪的在脑中重构一个城市,这令我沾沾自喜。而我从未留意这座图书馆。此时此刻它隔着枯藤和两棵树站在我面前,迅速瓦解了我几年来对城市了如指掌的幻象。我感到荒谬和羞耻。我再无心于四周那些“熟悉”的细节,朝公寓方向跑去。路灯下身边的枝叶轻微摇晃,没有响声。今晚的每盏路灯和每片树叶的反光都令我心惊肉跳。

P.S. 这是二零一四年初没写完的一篇日记。那夜在西北电影论坛看完《天注定》,心情低落至极。如今已搬离国会山,翻来略有感触。

01
Apr 16

标本

这些人 | | Shout (0)

2011年1月25日
给曾(豆瓣,湖南)

……我年轻的时候比较愤怒,看不惯国内这种那种,一心要出国。到现在觉得自己的选择还是对的,……当时来美国除了现实动力,还有两个愚蠢的幻象:一是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精神,一是Gregg Araki早期电影里的花花世界。特别是前者,我到现在都贼心未死。当然来了以后6年都在农村念书,根本没什么花花世界。但在这里是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自由。很多时候这也就够了。……

……我也是个懦弱、懒惰和谨慎的人。我不和环境对抗,我选择离开。而且自己不曾拥有的,才会激起我偏执的兴趣。从小就有突然消失的幻想,高中开始真正为自己的消失做准备。回想起来,这是我一生中唯一没有犹豫并为之付出的决定,坚决到根本没考虑过其他可能。至于《在路上》和Gregg Araki,只是我来美国以前的想象。真正让我上钩的是两者背后自由和动荡的生活态度。而来美国其实找到更多的是自由。不是具体的、政治和生活式的自由,而是一种好像散落在空气里、可以被呼吸的东西。……离开母语以后让我有了难得的清静,让我有了大量的时间自己跟自己相对。求学的时候我经常几天不说话,除了和导师开会或者餐馆点餐。当时是在中西部大平原的一个小镇念书,有时凌晨四五点从学校回家,低矮的平房和空无一人的街道,那种星垂平野阔的感觉,好像整个城市都属于我。我可以在路中央大声唱歌,可以倒下来躺一会儿,或者去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空旷的超市买盒冰淇淋。这就是我以为的可以呼吸到的自由。而我从不太敢轻言孤独,感觉份量很重的一个词。独处总让我心生快乐,我没什么抱怨的。

你提到Gus Van Sant,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导演。《我私人的爱达荷》里主人公站在Idaho望不到边的公路上说:我是公路的品尝者,我的一生都在路上。这个镜头我估计是要永志不忘了。……

 

2011年12月19日
给Grace(脸书,密苏里)

……我日志里似乎有一篇是我外公走后写的,是个冬天。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寒冷的冬天吧。而说到孤独,我一直不觉得那是坏事,它让你清醒,让你感到自己的存在。孤独是我最忠诚可靠的朋友。……如果你以后出版一本书信集,你的信件附上其他人的回信,就可以在自己和别人的文字里同时看见自己。那将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没有长篇地回应你的信,见谅。我想倾听在这里也许更加恰当。关于我的消失,其实没有。只是近几个月来生活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独处的时间少了,人也懒散了。日志还是很想写,有很多的开头和结尾保存在草稿里,却一直没有心力完成。希望自己能早日恢复记录。另,我离开香槟后一直想,当时跟Grace吃饭,说话是不是太尖酸刻薄了。看来的确是,呵呵。不过你脾气好,应该不介意。……

 

2014年3月19日
给丁(邮件,天水)

……最后那本小说(《遗弃》),我推荐给我三个朋友(包括你),一个觉得不好,一个不置可否,所以你如果不想看也不必勉强,的确不是一本太引人入胜的书,尽管它阴差阳错的成了我的“成人礼”。……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也常有这样的想法,觉得“生活的画卷正在慢慢展开”,我未来的生活是激动人心的。的确有更广大和美好的世界啊,我现在每周六和周日下午都会去西雅图各处看房子,一家一家看。西雅图晴雨不定,多是山路上上下下,所以大部分时间就消磨在从这家去下一家的路上,有时塞车有时飞速,移步换景,山丘,行道树和路边的教堂,湖泊,塔,大片大片的森林,城市远方的天际线。在那些时候我会突然有多年前的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那种“生活的画卷即将展开”的快乐,尽管我已经不年轻了。

 

2014年6月3日
给赵(邮件,埃朗根)

想到六四才想到你的生日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前段时间计划去看slowdive的演出因为他们重组了。他们美国只来两个地方,芝加哥和洛杉矶。想了半天还是选了洛杉矶。话说芝加哥是我跟你最后一次见面的地方,你把我送到蓝线车站说这里不好停车那就这样吧,然后就拜拜了。一下都三年了真是快啊。

我拿到绿卡了跟你说过没有。看看明年能不能来看你。但现在只能遥寄一句生日快乐,默默祝福小赵一直少女一直开心。……

 

2014年12月27日
给丁(邮件,兰州)

再读你前一封信,信里还是你们那里的雨季。我一下子想不起来我的九月是怎么过的,甚至记不得当时的天气。九月到十一月初,基本上都在准备面试,……怎么说呢,我是个比较懒惰,在事业上毫无追求的人。我的理想就是有个相对清闲稳定的工作,收入可以支持我拥有自己的小房子,一块花园,一个书房和唱片室。平时看书看电影,买买唱片,逛逛书店,偶尔旅行几次,好像生活也就这样了。听上去是不是很像丧失了斗志的老头?……

……今年是来美国第十年了,前段时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会想到这些年来的一些随机的片段。比方我刚到美国中西部小城念书时的惊慌和不知所措;周末蹭室友的车去超市买菜或者去吃廉价中餐自助,吃饭的时候聊起地理和政治;念书最后几年昼伏夜出,下午起床,晚上工作,清晨四五点从空无一人的系楼走回家,一路大声唱歌;或者冬夜一个人走去24小时超市买冰淇淋。又比方四年前毕业找工作,碰上美国经济低潮,不停递简历在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来回奔波;清晨打出租从寓所穿过校园和牧场,五个小时后就已经躺在纽约的宾馆,忐忑不安等待第二天的面试。又比方来西雅图以后,在某个潮湿的夜晚看电影,看书,心潮澎湃却无人诉说。

很多这样的片段闪回,有时足以激动到想从床上一跃而起将这些片段一一记录。无奈自己还是个懒人,这些记录的想法不知何时能够实现了。但更多的时候我会继续往前追溯,大学,中学,然后小心翼翼探问自己:我还对得起当年那个刻苦、上进、一心想离开他的家乡和祖国的少年吗?他当年梦想的生活就是现在这样的吗?他那些固执而模糊的梦想有没有实现?然后,然后我就不敢也不愿意审视自己的生活了,生怕自己辜负了当年的自己。……

 

2015年6月11日
给倪(邮件,悉尼)

……从秘鲁回来快两个礼拜了,懒得连照片都没整理,……秘鲁不错,人很好,景色天然,城市像是九十年代的国内三线城镇。马丘比丘还是震撼的,但打碎活青蛙我是没见着,所以吃了烤荷兰鼠instead(当地一道名菜呀)。每天走很多路,挺累,所幸没有高原反应,用了绑腿一样的东西膝盖也基本没出问题。这样的地方还是要趁现在,再过十年估计我是去不了了。……

 

2015年11月26日
给石(豆瓣,北京)

……周末就要回西雅图了。以为对杭州足够无情,其实还是自己虚张声势了。那点冷漠,好像几棵路边梧桐和茶花就能瓦解的。我还是知道一些没有广场舞的角落,城里还是有冷清的山可以爬,到了山顶望下去,西湖是灰白一幅水墨画,跟少年时也并无两样。想到你曾经提及的故乡、他乡和异乡客,有种莫名的贴切。

希望下次能在北京见面。也欢迎你和爱人来美国玩。我的房子基本定下了,不出意外明年初就能交付。到时候有吃有住有地陪,我们可以去国家公园,去海边和果园,也能找酒馆喝酒聊天。



Copyright © 2024 二十三號人民公園
…the storm is finally over, the sky wild and exhausted. We went up to the observatory and the gods were with us. They gave us the most beautiful rainbow i've ever seen. I closed my eyes and cr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