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May 08
晚饭后他走进那间图书馆。白胡子的老管理员悠闲地站在大门外的长椅前吸烟。老管理员朝他笑了一下。他上了二楼,坐到那个自己熟悉的位置上。浅黄的桌面上到处都是刻痕,布满了新鲜或者正在消退的笔迹。马克恨物理。我需要女人。数学令我性欲全无。特丽莎和里克,永远在一起。他饶有兴趣地一句句念着,有些涂鸦他竟然还记得。他想不起自己究竟多久没有走进这间图书馆并且坐在这个位子上了。两年?或者更久。那时候他天天都来图书馆。他会习惯地把书包放在书桌隔板的左侧,轻轻抵住护栏。他常把偷带进来的可乐放在桌角。桌角有个凹槽,上面用蓝色圆珠笔画着一个裸体女人。杯底恰好遮住了女人的胸部。杯子上凝着的水珠都开始慢慢向下移动。
他站起身来。楼下的大厅里人不多。透过窗子,他可以看见开放的大草坪和傍晚天空呈现出的复杂和明亮的色彩。春季的景色总是令人振奋。以前他会穿一双胶鞋和不合身的牛仔裤。他会在傍晚时分准时到来。他会背一个大大的书包穿过一排排的书架来到这个位置。他会把东西一样一样掏出来,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摊在桌上,然后满意地深深吸一口气,坐下来开始工作。有时他会感到困倦,于是趴在桌上打盹。醒来以后他会睡眼惺忪地走进侧面的藏书区,在书架和书架之间来回踱步,直到他不再有睡意。
而今他双手空空,什么也没带地进入这间图书馆。他似乎已经不再需要它了。他不再需要进入它来完成一些工作,不再需要进入它来获得小小的满足和快感。他不再需要在深夜班车快开走的时候快速把桌上的东西倒进书包,急促地跑下楼去,穿过草坪去赶车。他经常会把空可乐杯忘在这个位置上。
他这么想着,笑出声来。他离开座位,慢慢走入侧面的藏书区。他开始在书架和书架之间踱步。书架上是厚厚的学术杂志合订本。《流体力学及其机械应用国际期刊》。他仔细用手摸了摸右面书架第三层那排书的书脊。暗蓝色硬皮上烫印的字迹已经暗淡。一九七八年第二册至第四册。也许这些书两年来一直在这里没有人动过。甚至没有人看它们一眼。它们将永远寂寞地呆在这里。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藏书区的尽头,又转过身朝自己座位的方向走去。猛然间他看见自己原先那个座位上坐着一个人。那人的书包放在书桌隔板的左侧,轻轻抵住护栏。他惊了一下,紧走了几步。那人穿着胶鞋和并不合身的牛仔裤,身体被书桌的挡板遮住了。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就这么几十秒的时间,他竟然对离自己仅二十米处多出一个人来毫无知觉。
他继续向自己的座位走去。突然那人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准备离去。他很奇怪,不是刚来么,怎么又要走。那人站起身来,但书架挡住了他的视线,他仍然看不见那人。那人迅速地将桌上的东西倒进书包。他听见拔插头的声音,手提电脑合上的吧嗒声,许多纸张和书包摩擦的声音,以及书包拉链的声音。当他即将到达那个座位的时候,那人已经操起书包,沿着隔他两排书架的小道跑步离开了。他穿过两道书架回头看时,那人已经消失在离他最近的那个出口。他还能听见那人下楼的急促的脚步声。
待他再次转过头看那个座位,他呆住了。他看见一个可乐杯放在桌角。桌角有个凹槽,上面用蓝色圆珠笔画着一个裸体女人。杯底恰好遮住了女人的胸部。杯子上凝着的水珠都开始慢慢向下移动。他觉得自己狠狠地震动了一下。他啊地叫了一声,发狂般地冲下楼去。
他推开了大门,看见白胡子的老管理员悠闲地站在长椅前吸烟。请问您看见一个背书包的学生从这里出来么?他问。老管理员停下手里的烟看着他,摇了摇头。刚才只有你进去啊,没有人出来。我一直在这里。老管理员又朝他笑了一下。他感到强烈的晕眩。他试着深深吸了口气,朝街上望去。黄昏的春田大街上车来车往,却没有一个行人。他站在路边哭出声来。
10
May 08
这种题目让我自己也抖了一下,我写怎么做饭基本上是六月飞雪的概率。上礼拜妈妈打电话告诉我西红柿不能和虾一起吃,她看见杂志和电视上庄严地宣布西红柿和虾掺和在一起会产生砷化物基本上那就是砒霜的成分。看来我是吃了半个学期的砒霜了。
所以换菜谱。我用三罐米三罐水,两罐豌豆和一个马铃薯。这些放进锅里当饭煮,加盐。香菇泡开,鸡肉切丁用料酒和酱油腌。炒一下,和香肠丁一起放入电饭煲,和原来那些东西搅匀。等饭熟了就好。这是我的五香焖饭。
01
May 08
【时间】2008年4月3日
【地点】Kranner Art Center@Urbana
【人物】Kronos Quartet
学校的 Krannert 艺术中心不时会邀请些著名的前卫音乐家来表演。这次是 Kronos Quartet。他们以前也来过,我也是早早买了票,但却因为些莫名其妙的原因错过了。这次算是还愿。
四月初这里仍然天气寒冷,冒着小雨跑去艺术中心。艺术中心就是艺术中心,红地毯,正装出席的老头老太,笑容满面的领座员,工作人员欠身向每个观众递上节目介绍。看惯了酒吧的演出,几年后再次来艺术中心,还真有些受宠若惊了。
演出的上座率一般,舞台布置简朴庄重,除了四个座位,还堆满了大堆类似现代艺术品的装置。演出一开始他们就令观众大惊。一个长音,慢慢变成两个,然后三个,然后越来越多。当我们正纳闷四把提琴为什么会发出千军万马的声音时,Kronos Quartet 的成员开始做出各种夸张的拉琴动作,仔细一看,琴弓都没挨着琴弦呢。老头站起身笑眯眯解释,各位刚才听到的是乐曲的录音,我们复制了一千个样本重叠后处理的效果。观众大喜。
随后他们演奏了一些现代音乐家的曲目,John Zorn,Michael Gordon。都是先锋音乐的泰斗了,很多都是专门为Kronos Quartet作曲。这个团体三十年来一直以先锋的姿态,热衷与各色人等合作,包括极简乐派,民间艺人,民族乐手,摇滚歌星,或者后摇和工业的先锋音乐家。这次他们演了就演了德国工业音乐界的开山人物Einsturzende Neubauten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舞台上有那么多艺术品装置的原因——它们变成了打击乐器,刺耳的敲击里提琴无调性地展开。对于现代都市场景和声响的复原和抽象,他们的做法巧妙而别致。
四重奏这种相对严格的音乐形式在 Kronos Quartet 看来并不是束缚。相反,他们赋予了四重奏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提琴可以用来演奏现代音乐,可以表现民歌,可以改编流行音乐。他们有时摆出十足的古典音乐演奏架势,有时使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技法,甚至其中的一人两人放下提琴而操起手鼓或者民族乐器。这次他们在部分乐曲里用了来自北印度的类似西塔琴的乐器,简约的弹拨和提琴相得益彰,民族音乐的张力也就表现得恰如其分了。
对于民族音乐,Kronos Quartet一直是喜爱有加。比如他们曾与谭盾合作了《鬼戏》,比如他们最新的录音室专辑请了琵琶乐手吴蛮共同表演和制作。此次演出除了印度的民间音乐,还有伊朗的《摇篮曲》。对于大多数老美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听到来自邪恶轴心国家的美妙音乐吧。
他们在上半场结束前演奏了 Clint Mansell 的《梦之挽歌》,是为同名电影的配乐。对这部电影依然印象深刻,不光是电影技巧,更有扣人心弦的音乐。现场听来更是精彩,动机不断被反复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电影里注射、割手和电击的场景。劲爆。而这个作品以前他们刚刚表演了Michael Gordon的无调性作品,我前面的几个老太太都捂起了耳朵。我在后面偷偷笑——这不是古典音乐欣赏会啊同学们。
整个表演中他们有张有弛,民族的或者前卫的或者大获成功的流行乐或者让观众偷笑的行为艺术(除了开场,后面他们还有诸如将光盘放在提琴上做拉琴动作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的段子),交替进行却毫不紊乱。最后返场他们甚至还表演了Sigur Ros的《迁徙的群鸟》作为谢幕,令我大跌眼镜。真是与时俱进啊,这么新潮的东西照样玩。唉,晓雷同学不去看有点可惜啦。
总之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演出。演出结束后走在黑漆漆的街道上淋着小雨,手里握着他们厚厚的作品介绍册,兴奋得不得了。我刚来的那年在Kranner艺术中心看了Laurie Anderson和 Phillip Glass,这次再加上Kronos Quartet。都是高水准演出,都令我惊叹不已,自己竟然也能看到前卫艺术家的现场演出,学生票价还那么便宜。学校还是有品味有欣赏水准的嘛。希望下次Steve Reich也能来,这样我偏好的现代音乐那一块也就差不多看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