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Apr 08颍州的孩子
反动派, 我看过 | | Shouts (4)
几个礼拜前在我经常吃饭的中餐馆门口看到个小招贴广告,说镇上的博德曼电影院将免费放映纪录片《颍州的孩子》,届时为中国的艾滋孤儿慈善筹款。今天和小史同学一起去看了。来的人不多,不到二十个。至于中国人,加上我们俩可能才三个。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一部合格的纪录片,有大量的摆拍,口号式的独白和对白。没有声讨,没有深究,但静悄悄、略带煽情地摆出了事实。
看完以后我捐了一百大刀。想想我从来没有关心过中国的 NGO,也从来没有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做出过什么。这一个礼拜的饭钱或者一个月的 CD钱,如果能给他们悲惨的童年(很多人可能活不到成年)带来一天两天的欢乐,那也是值得的。摊上这样的体制和政府是不幸的,我们逃出来,很多时候也只是骂骂咧咧,反对这个打倒那个,一逞口舌之快。一旦政府将灾难转嫁给人民,我们还不是心甘情愿地跳出来牺牲自己,去救火啊,说别人歧视啦,假民主啦,骗子啦。邪恶的人茁壮成长一边笑出声来,善良和真正需要关怀的会默默死去。
前段时间白热给我看了国内某活跃分子的一些文章。和我一样,他也曾是工科学校毕业的程序员。他的观点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民主和自由不是他们这些激进分子能实现的。但国家需要他们,因为专治机器将忙于对付他们而腾不出精力对更多的温和的改良派人士下手。而正是那些温和人士,将会成为最后的中流砥柱。较之这里比比皆是的无耻的所谓民主人士,他们是多么勇敢和高尚。而对于我,这种没思想,没行动,连自己的命运都搞不定的IT民工,也许返回最质朴的关怀才是实际的。
看完电影和小史在附近咖啡馆吃饭。小史要申请研究生院了,前途无量的数学大牛。我呢,继续磨洋工,成天对着电脑却啥也做不出来。这个月过得浑浑噩噩,但也有很多思考,不断地想,不断地被打击。我相信这些思考是有意义,它们将令我更加正直和坚强。
15
Feb 07和谐的玩具熊猫
反动派 | | Shouts (4)
我常去的一个小论坛被迫“维护中”了。很小的论坛,也没什么人气,logo是只带着红军棉帽的玩具熊猫。当初朋友介绍所以有时去灌灌水。好像是美院的几个人搞的,主要也是些美术、摄影、电影之类的东西。但也有人会时不时转载一些“乱糟糟”的东西。朋友说是因为有“内容上”的问题,网监打电话要求检查,于是论坛下线了。看来再没有人气还是会被盯上。
今天朋友跟我说起,我觉得很扫兴,也很可怕。朋友的意思是这个体制的那一小撮人。以前我不觉得什么,因为“那一小撮人”并不是我熟悉的。他们那一代几十年腥风血雨,能在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常人无法控制的政治中存活并仍然盘踞高位的,也就应该是本性残忍的怪物模样。而我今天想到的,是我已经26岁了。我们这代人开始慢慢进入那一小撮,或者那一小撮下面的那群人。会不会有我以前的同学,同学的同学,同学的同学的同学,在做这些?他们正常地上班下班,写保鲜报告,他们制定条款,他们监视网站和论坛,他们及时遏制农民的群体上访。他们也正常地油盐酱醋,泡吧蹦的,他们在qq上也有忧伤或者放荡的昵称。我们这一代最终也是那一小撮。我们也要变成那些怪物模样了。我们在这个体制的紧紧拥抱中,最终也找到了一个舒适的姿态。
我的朋友,我,和其他那些人,都这样找到了“舒适的姿态”。我能做的,好像只是不走仕途,找个理工科的专业,出国。小论坛关闭了,出来叫两声而已。因为我们都有借口,比如一个人和一个凶猛的体制的对峙是危险的。所以最终都舒适了,和谐了,我们要的这个和那个,也就滞留在抱怨和分析里,一篇篇欲言又止的blog里。都说当年德国纳粹很大程度上是群众的默许造就的。大多数的沉默和软弱是灾难的前因。那么我们现在做的从很多角度讲是同一件事,或者再多些中国特色的袖手旁观,歌功颂德。由此想到这两天室友跟我津津乐道的王有才在uiuc bbs上的遭遇。昔日的孤胆英雄沦为现今同学们眼中的跳梁小丑,不知道王先生心里怎么想。
再怀念一下这个小论坛,尽管它本身没有多令我激动的地方。但起码它不应该“维护中”。它叫filme,我很喜欢它的logo,就是那只带着五角星棉军帽的玩具熊猫。很好玩。
26
Jul 06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反动派 | | Shout (0)
我们付出了比我们生命更多的东西,我们付出了我们亲爱的国家的命运。看博尔赫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的时候记住了这句话。这是一个德国纳粹人员临刑前的陈述。和音乐、哲学纠缠不清的人生,在严肃,残酷,壮烈的体制下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我的肉体也许会害怕;我却不怕。小说里的那个人最后说。
而我的亲爱的国家正在做那件几十年前的事。这个纳粹化的进程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天涯的八卦版或者一个在普通不过的经济事件。我们会成功吗?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被哲学进入,我们拥抱着的是历史和近几十年来风起云涌的幻象。这个体制把每个人都紧紧抱在怀里,我们在亲密的摩擦和窒息里生出仇恨与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纳粹,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这种说法永远不过时。多年的宣传和经验强化了民族沙文主义,有效地统一了群众的狂热和愤怒,我们把它叫做和谐社会。我们的统治者竭尽全力于构建和谐社会这种熵递减的活动,秩序为统治和管理省去不少麻烦。他们自然不会也没必要去想象系统崩溃时熵的突增,因为这种未来的灾难将与他们无关。
06
Mar 06看电影
反动派, 我看过 | | Shout (0)
上两个星期断断续续看了三部纪录片。第一部是安东尼奥尼1972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这个20年后拍摄了《云上的日子》的意大利导演,在当时还是一个“左派”。用异国眼光来记录文革中的中国的影像似乎不多,除了《愚公移山》,大概就是这本三个小时的作品《中国》了。不过它的命运与《愚公移山》相反,在中国遭到了强烈的批判,政府感觉受了骗。《人民日报》在1974年1月30日发表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来批判这部“反华电影”,在此摘录一小段:
“安东尼奥尼是在一九七二年春作为我们的客人到中国来的。他带着摄影机访问了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和林县。但是,他的中国之行,不是为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更不是为了增进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是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敌意,采取别有用心的、十分卑劣的手法,利用这次访问的机会,专门搜罗可以用来污蔑攻击中国的材料,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在他拍摄的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影片中,根本没有反映我们伟大祖国的新事物、新气象、新面貌,而是把大量经过恶意歪曲了的场面和镜头集中起来,攻击我国领导人,丑化社会主义新中国,诽谤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侮辱我国人民。任何稍有民族自尊的中国人,看了这部影片,都不能不感到极大愤慨。如果容忍这样的影片在世界上招摇撞骗,那就等于承认任意侮辱中国人民的反动宣传是正当的行为,那就是向国际反动派的反华挑衅投降。我们要彻底揭露和批判这部影片的反革命实质,回答国际反动派对中国人民的挑战。这是当前值得人们十分重视的思想和政治战线上的一场严重斗争。”
人民日报开了腔,是不是说明他的确拍得比较真实?
第二部纪录片彻底讲了政治,讲文革,叫《八九点钟的太阳》,采访了一些当时的造反派,红卫兵,受迫害人员和他们的子女。我觉得这个纪录片比他们十年前拍摄的《天安门》要有意思些,起码他们现在愿意从旁观者的角度入手了。
而我看的最后一本纪录片,就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同一批人拍摄的《天安门》。嗯,没啥感想,只觉得那时的大学生好有激情啊。
奇怪,我似乎总有很多时间,而事实并非如此。哦,对了,最后祝arrow同学生日快乐。还有UVA的Patti同学,似乎也要过生日了,所以也快乐。
09
Jan 0606
Jan 06国家意志,意志国家?
反动派, 我看过 | | Shout (0)
最近(要)看的三本纪录片之二:A State of Mind。2003年,BBC的一个摄制小组获得特许,在朝鲜平壤拍摄纪录片。该片记录了两个女学生备战大型团体操表演的半年训练生活。整个拍摄过程中有翻译和行政人员陪同,但对拍摄内容没有任何阻拦或审查。据说这是朝鲜第一次让西方国家人员在朝鲜境内进行长达半年的拍摄活动。
影片有三种极富感情的腔调:女孩们和家人对二金的歌颂;对美国的仇恨(“我们现在的所有困难都是他们造成的”);还有纪录片旁白对团体操的剖析。旁白说,朝鲜的大型团体操表演之壮观是史无前例的,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必须绝对服从集体意志;而观看如此磅礴的表演,对观众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激励。这些,都是该政权控制国家的操作中精密的一环。
平壤的市容比我想象的要糟糕些,建筑看上去非常陈旧。而光从片中两个女孩的家庭情况看,生活情况似乎又没有我们得到的消息那般骇人听闻。也许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在拍摄一部有感情的纪录片。拍摄人有感情,被拍摄人有感情,BBC抑扬顿挫的后期旁白是有感情的,被焊在平壤每个家庭厨房里的关不掉的收音机是有感情的,跑步出操和校会上的口号是有感情的。大家都不想,也不可能还原出真实的生活。
这,就是有感情地拍纪录片。“演员”想这样演,“导演”要那样拍,到处都是暗示。整个社会的声情并茂是没有用的,因为BBC在拍啊。去掉旁白,这是一部朝鲜爱国主义教育片;加上旁白,这是一部以西方社会惯用视角拍摄的反共宣传片。所以,记录片是没有用的,它什么也记不下来,影像摄制器材和多余人员本来就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我们对一个政治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社会并不陌生,具体地,我们可以问问父母,那个年代谁都会自觉地对着镜头有感情地说话。或者也可以翻翻自己小学的作文本,看看有没有有感情地写作文,文章结尾有没有一个“啊”字和一个大大的感叹号。70年代初,荷兰电影大师伊文斯(Joris Ivens)在中国拍摄制作了长达13个小时的“记录”片《愚公移山》,反映普通的中国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那里,大家也都在有感情地选材,有感情地摄影,有感情地洗衣服, 有感情地骑自行车。在一个凶猛、非正常的体制下,好像除了在镜头中有感情地生活,别无选择。
咦?我好像标题里要说国家意志的,而且还想福柯一把的。算了,工作去。
近期我要看的第三本记录片是:Guerilla: the taking of Patty Hearst。讲七十年代初,一个伯克利的本科生,也是亿万富翁的孙女,被游击队绑架并被成功洗脑,积极参与极左恐怖活动的事。一定又是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片:-)
01
Jan 06寻找林昭的灵魂
反动派, 我看过 | | Shout (0)
今天看的一本纪录片。从早上六点看到八点,寒气逼人。以前读过些悼念林昭的文章,可这个纪录片仍然让我说不出话来。
林昭,1932年12月生于苏州,中学就读于苏州景海教会学校,并积极热忱地参加了共产党的组织。1954年考入北大。
她的档案是这样记录的:被告林昭,33岁,苏州市人,出身伪官吏。本人学生,原北京大学学生。1958年沦为右派留校察看。1959年借口养病返沪不归。捕前住本市茂名南路159弄11号。判20年。
“在狱中,林昭用发卡、竹签等物千百次地戳破皮肉,用污血书写几十万字内容极为反动、极为恶毒的信件、笔记和日记,公开诬蔑社会主义制度是抢光每一个人作为“人”的“全部一切”的恐怖制度,是血腥的极权制度,把自己说成是反对暴政的自由战士和年轻反抗者,对无产阶级专政和各项政治运动进行了系统的极为恶毒的污蔑。”
1968年4月29日,林昭从上海提篮桥监狱的医院中被带走,秘密枪决。事后她的家人被要求缴纳5分钱的子弹费。
有两个链接,可以试一试。
崔卫平: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的背后
胡杰: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解说词全文。包括纪录片下载链接。